回想自己学画的初忠,喜欢、热忱、专研、自助观察学习等这些字眼在我脑袋里跳跃,这也代表着我们当时学画的状态。然而近些年考前培训模式似乎趋近稳定,学生普遍被训练成单一化会背会默的考霸。


但从2013年国美考题形式的转变可以看出各院校看重的是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化、立体化,如造型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设计能力、艺术的鉴赏能力等。这让我们更强烈的意识到这单一模式远远不能满足于未来的考学形式。所以要求我们应该往这方面去培养引导我们的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我们的教学方向、方式也都应该往立体化方向发展。


色彩是非常重要的绘画表达语言,表达情绪更直接饱满。每一块单纯的颜色放大到一定的时候都表达着某种情绪或渲染着某种氛围,最有趣的是色块大小和不同色块的碰撞后产生更多美妙视觉感受。


所以提高对色彩的敏锐度和熟练运用颜色不仅对学习绘画必不可少,对于生活中的色彩运用更是不可或缺。当然对于高考美术教育而言,色彩这一学科开展的比较靠后,是因为知识点较多、较繁杂且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对于初学者而言难度也较大,这也要求学者要掌握基本的绘画基础上再去学色彩,会更有益。


作为学生,要想学好色彩需要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通过训练提高对色彩的明锐度,认识色彩的基本规律,当然如何运用和掌握才是关键。首先对于绘画工具的熟练程度及材料的性能把握才能将色彩运用得游刃有余!其次要养成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包括作息时间的合理安排。多看、多听、多思考更要多动手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作为老师,在任何教学过程中,每个老师都需要强烈的责任感。对于初学者老师也应多去鼓励学生,把知识点拆分细化过滤后直接授予学生,以便学生能快速吸收和掌握。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和绘画技能后,要因人而异地做引导性教学,正确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如何提高色彩明锐度,有人说色感是天生的,不可能能训练出来。色感指的是人皮肤对外界温度高低变化的条件感应,色彩主要是来自人的生理与心理的感受。每个人的感受力是参差不齐的,所以就有了色感的强弱之分了,但这是可以不断提高的(不包含视觉色盲和色弱)。


   其实想要提高色彩感受力很简单,只要多观察多感受。比如眺望远处的山,只要你用色彩的视角去看,就会发现所谓的空间颜色,最远的偏向蓝紫色,近一点蓝绿色,再近一点中绿、淡绿、草绿甚至还有很多红黄橘色。黄色的阳光照在黄泥小屋上花点时间看看它的背光部蓝色和紫色就会在你眼前跳动,就像当我们盯着一块红色时候各种绿色就会不断的跳出来,这就是我们所讲到的补色。多用色彩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去感受色彩,我们的服饰、广告、自然物等等,这样色感就自然而然变得敏锐了。

广东画室真心希望每一个热爱艺术的莘莘学子能够与我们一起共同乘风破浪,赢得属于我们的光荣与梦想!